【云南】罗平:稻花香里话发展 革来河畔绘新景

“我们革来村的大米多年来在县内享有一定知名度,但在产销过程中,仍面临种植技术掌控不到位、产销不稳定、品牌效应缺乏等困难……”嗅着水稻清香,听着蝉鸣蛙叫,7月16日,一场以“稻花香里话发展,‘革来味稻’展画卷”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大水井乡革来村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七月的盛夏,革来河畔,放眼望去,满坡满畈,堆青叠翠,皆是稻株,伴随着草露虫鸣,滚滚热浪,田野里的水稻长势喜人,葱郁繁茂,微风乍起,稻香四溢。

大水井乡革来、波罗湾、栗树坡等村,革来河穿境而过,水资源充沛,土壤条件优质,对发展水稻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但在产销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经过罗平县政协前期调研走访,与大水井乡、村组干部、企业和种植户交流,了解当前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收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决定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围绕大水井乡大米产业发展进行广泛协商。

7月16日,罗平县政协在大水井乡革来村召开院坝协商议事会。朱莎 摄

“目前革来大米种植品种较多,以野香优系列为主,但受基础设施的限制,水田水量难以控制、上下游水量不一,气候等因素,导致了水稻品质不稳定。”革来村党总支书记蔡建春说道。

“我发现大多种植农户针对病虫害防治时打药的时间、药的品种不一,就会产生一家打完药,害虫飞去别家的情况,这样循环往复,防治害虫的效果不明显,建议组织各户统一打药,统防统治,效果更好。”波罗湾村委会胡家寨村民小组组长胡其猛建议道。

“这几年大多数人都去超市购米,但村民苦于找不到销路,大多背着米去街上散卖,却卖不掉,现在很多人不愿意种植大米,希望以后我们有统一售卖大米的渠道,引导更多农户种植。”小鸡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宋关丰发言。

大水井乡瑞农扶贫开发公司代表李磊则建议:“要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一起合作,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谷子加工,签订订单式种植合作协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话音刚落,县政协委员王琳涵立马倡议:“同时,还要建立大米品牌认证体系,完善优化品牌包装,印制‘一物一码’的土特产身份认证,提供溯源服务,明确土特产的种植加工信息等,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

“希望大家爱护灌溉沟渠,自发清理维护,改善耕作条件”“建议销售时统一大米包装,分出大中小类别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建议从机关单位食堂、社会团体开始推广,打开销路,提升知名度”……

一方院坝内,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从种植技术、生产销售、农耕文化等各个方面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尽数抛出。通过深入协商,达成三项共识:注重“革来大米”的品质保障,坚持走绿色生态的种植模式,实现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技术保障全过程跟踪服务,向绿色、优质、品牌、健康的方向发展;推进“革来大米”全产业链建设,建立“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订单化种植模式,挖掘“稻田+”“稻米+”的潜力,开展稻作体验、稻田观光、“革来味稻”现场品鉴等活动,促进休闲旅游观光与农耕文化传承融合;由大水井乡瑞农扶贫开发公司负责“革来大米”品牌运营推广,提升“革来大米”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晓度。

“这场院坝会,帮助农民排忧解难,我们心里更有底气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吃上我们的革来大米。”种粮大户李兵看着河岸两旁的青青稻田,乐滋滋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