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应急函〔2022〕57号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对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587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类  签发人:姚 涌

李建军委员:

您在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建议”提案(第587号)收悉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有关业务处室和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对提案内容进行认真学习研究。非常感谢李委员长期以来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提案涉及我局工作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等方面内容,现就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西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全国首次开展,是体系尚不完备的探索性工作,普查主要涉及承灾体、减灾能力、历史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8项调查内容,国务院普查办及国家相关部委为开展好本次普查,制定了48项调查类和45项评估类技术规范,开发了综合和行业10+1普查系统,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公共服务设施承灾体、减灾能力、历史灾害3项调查任务,住建部门承担房屋建筑设施、市政道路、市政桥梁、供水管线、供水厂等承灾体的调查任务,国务院普查办未将城市内涝隐患和排水管网等相关内容列入本次调查,因此我市暂未开展该事项调查。

目前,住建、林草等7个部门的调查任务已全部完成并通过质检核查,其中:应急系统调查38581条数据;地灾隐患调查486处;森林可燃物大样地19个、标准地205个;房屋调查266.28万栋,市政道路2601条,市政桥梁509座,供水管线2637条,供水厂92座;公路调查11725.2公里,隧道13座,桥梁1119座;水旱灾害信息14307条;气象灾害调查清单120个。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李委员的建议,认真研判,积极向省普查办和国务院普查办报送请示,争取将城市内涝和排水管网调查列入普查内容,让自然灾害普查成果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切实为城市内涝隐患点防治和灾害监测提供支撑数据。

二、关于城市内涝防治工作

(一)城市防汛工作体制机制情况

市防汛办设在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履行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牵头抓总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等职能,办公室主任由应急管理局主要领导兼任。市城市防汛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负责城市防汛工作,组织市城市防洪排涝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实施;督促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各单位、西安水务集团做好防洪排涝工作,指导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指导市区汛期城市排水等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城管局主要领导兼任。市农村防汛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负责农村、山区防汛抗旱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水务局主要领导兼任。

我市城市防汛责任人为分管城管工作副市长,市城管局为城市防汛行业管理单位,为了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工作,我市于2021年,在西安水务集团专门组建了西安排水集团公司,专职负责6个主城区和6个开发区主要道路的排水工作,各区县分别负责辖区道路排水工作,由市城管局以市城防办名义统一协调指导。市城防办在日常工作推进中,可以以市防指名义进行安排部署,当暴雨洪涝发生,市防指启动全市应急响应后,各部门统一服从市防指安排部署。

我局认真履行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职责,先后制定印发了西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防汛应急预案、防汛应急预警与响应制度、防汛应急值守设置制度等规则制度及预案,明确了指挥部领导和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健全了防汛会商研判、预警响应、指挥调度、联合值守、专题会议、文件签发等防汛工作机制。

(二)防汛信息化建设情况

按照“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原则,市应急指挥平台汇聚接入气象、水务、城管等14个部门单位的33个系统,基本形成全域监测、重点盯防,贯通到底、延伸到边的应急指挥体系,在此基础上建设了西安市防汛指挥调度平台、西安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西安市防汛人盯人监督管理平台,强化了全市防汛工作的统一指挥和部门之间协调联动。一是西安市防汛指挥调度平台。该平台主要应用于指挥调度、视频会议、抽查检查等工作,联通省防总和各区县防办视频调度系统,打通20个区县(开发区)和27个市级部门(单位),为汛情应对工作提供了高效统一的指挥平台。二是西安市防汛监测预警平台。该平台可以在GIS地图上采集卫星云图,收集雷达监测影像,进行水雨情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连接了气象数据系统、水务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区积水点视频监控系统,整合了全市416个雨量站信息,能够实时反映全市降雨情况,监测全市32座重点水库和17个河道水文站的水位流量变化。三是西安市防汛人盯人监督管理平台。该平台汇集全市应转尽转人员及责任人基本信息台账,对市、县、镇、村、组五级防汛责任人进行全面登记落实,对各村组、片区重点区域内需转移的人员进行统计,确保在重大汛情发生前和汛情预警发布后,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通知到位,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实现应转尽转目标。目前,收集、整理、导入全市各级防汛责任人23335人、需撤离人员9652人。

(三)全市防汛工作情况

2022年,面对多发的极端天气和严峻的防汛形势,特别是5月份以来的10次降水过程,全市积极备汛,有效应对,除2处积水外,未发生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一是强化责任担当。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开展多轮次分析研讨,形成报告报送市委市政府,并专题汇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加强全市防汛备汛工作统筹协调和安排部署,以市防指、防办名义起草印发部署安排、督导检查、防范应对工作通知10余份,答复各级领导批示落实情况10次;积极建构防汛“五级包抓”责任体系,明确落实责任人22335人,河道、水库、低洼易涝点责任人2601人,对全市9652名危险区需撤离人员逐一建立了台账。二是狠抓隐患整治。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加强行洪设施、公路交通、城市内涝、地下管网等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推动隐患点位整治和度汛措施制定;对积水点位和行洪设施等重点问题隐患下发工作提醒、检查通报、督办落实文件4份,强化责任落实。三是强化实战检验。起草编制《西安市防汛应急预案》,将1小时雨强标准纳入预警信号发布内容,明确以“气象预警信号”为预案响应启动条件;报审备案印发了18个重要河库应急预案,以及17个区县(开发区)防汛应急预案,强化预案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陕西省(西安市)2022年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和“全市城市防汛专项应急演练”。四是突出应对处置。为各区县(开发区)村组配备卫星电话2192部、安装防汛预警喇叭624个,提升了基层和沿山村庄应急通信和预警发布能力;加强与气象、城管、水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大预警监测,加密会商研判。10轮降水过程应对期间,全市积极采取转移撤离、封山控峪、道路封闭等措施,确保了群众安全。

三、关于自然灾害防治八项重点工程

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制定印发了《西安市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将全市8类自然灾害防治工程细化为69项具体工作措施,其中第四项“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中加强城区积水点及重点区域排水管道维护管理,提升城区管道排水能力。”此项工作与李委员建议密切相关,由市城管局具体负责实施。一是推进排水管网排查与治理。进一步加强市政排水设施维护管理,排查整治雨污水管网混接问题,利用CCTV管道机器人和管道潜望镜对市管30年以上管龄老旧排水管道进行了检测,累计整治雨污水混接点2544处。二是推进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和安全隐患检查制定了城市排水设施精细化管理标准,加大对建成区市政排水管网的检查力度,加大对管道疏通和清掏下水井的频次,及时处理发现的相关管道病害。今年累计疏通排水管网2703.89公里,清掏排水检查井18.1万座次,清理雨水蓖4.7万座次。利用管道CCTV检测328.1公里。可燃气体检测4万座次;升降、更换井盖篦4081座。三是积极推进易涝积水点整治。2020年,整治改造了五路口十字等24处小型积水点位。2020、2021年,区县(开发区)整治积水点19处。2021年,西安水务集团负责实施的15处市管道路积水点改造项目已完成兴庆坊等5处。对汛前无法完成的积水点,均已制定临时度汛预案,对防范重点部位落实了管理措施,在降雨前安排力量进行值守管控。

再次感谢李委员对城市内涝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应急管理局诚挚欢迎继续关注和监督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为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响应能力提升多提宝贵建议。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8月9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汝华8651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