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乐业安居何处 喜看三秦人家

过去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祖祖辈辈居住的土窑洞成为遥远的记忆,家家户户住进了窗明几净的新房;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直起了腰,兴旺的产业鼓起了腰包。

“住得像新房,穿得像新郎,吃得像过年,日子比蜜甜……”宜川县云岩镇辛户村刘海珍老人说起现在的好日子一套一套的,“做梦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光景。”

刘海珍老人道出了农民的心声。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三秦父老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今年上半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7448元,增速快于城镇居民5.3个百分点。

稻田养出小龙虾——

稻渔综合种养提质增效

9月14日,徐远大早早起床去收割水稻。“今年秋天雨水多,这几天稻子刚刚成熟,老天帮忙,天气好了,我得抓紧把稻子收割完。”看着金灿灿的稻谷,他高兴地说,“今年又有个好收成。”

徐远大是汉阴县涧池镇中营村村民。在外打工期间,他看到杭州人在稻田里养虾,觉得很新鲜:“一块地里发展两种产业,收入翻了几倍。”2000年,徐远大决定回家种稻、养虾。他承包了8亩水田,加上自家的3亩田,种了11亩水稻。“当时小龙虾市场不景气,第二年改为养黄鳝,直到5年前,市场行情好了,我又开始养小龙虾。”徐远大说。

作为涧池镇稻渔综合种养第一人,徐远大深谙稻田养殖的门道。2016年,他又流转了130亩水田,并成立了合作社,带动本村4个大户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过去光种水稻,每亩收入两三千元。”徐远大算了一笔账,“在稻田里养小龙虾,每亩可产200多斤,收入5000多元,加上稻谷的收入,少说也有七八千元。”

稻渔综合种养是我省重点发展的生态渔业生产方式。2018年年底,我省在深入调研和外出学习的基础上,确立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思路,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等,明确每年2000万元省级稻渔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新建稻渔田间工程改造、配套苗种繁育和示范基地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支持下,生产规模迅速增长,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著。截至目前,全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超过1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逐步成为农民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

我们村庄是花园——

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翠绿的青山云雾缭绕,平整的村道干净宽阔,怒放的木槿花争奇斗艳……9月16日,西安市长安区五台街道西尧村细雨蒙蒙,漫步其中,仿佛进入一个大花园。

“环境变美了,来的游客就多了,尤其到周末和节假日,要提前订座。”西尧村“南山小院农家乐”的主人杨改珍热情地给客人介绍菜品,“正宗的土鸡肉、纯绿色的蔬菜、地道的关中小吃,包您满意。”

杨改珍2013年办起农家乐。“刚开始客人少,每年收入不到1万元。随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游客逐渐增多,去年纯收入8万多元,今年已经收入近10万元。”提起西尧村的变化,杨改珍感受最深切,“优美的环境不仅让生活舒适,还能带来不少收入。”

秦岭脚下的西尧村依山傍水,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昔日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好山好水好环境为西尧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西尧村党支部书记张生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民宿、农家乐、居家养老、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近年来,我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分类实施。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占比93.96%,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89.9%,累计完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435.2万座,普及率达到70.2%。全力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完善管护机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大棚富一家——

“三变”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走进延安市宝塔区枣园街道温家沟村,一座座排列整齐的大棚像停靠在站台的火车车厢,蔚为壮观。

浇水、施肥、去老叶……9月12日下午,温家沟村村民姬化龙在大棚里忙得满头大汗。“管理草莓是个细活儿,要把握好土壤湿度和室内温度,还要及时施肥、保持通风。”他说,“精心管护,争取抢个‘头彩’,卖个好价钱,按照近年的行情,一棚草莓纯收入5万多元。”

初中毕业后,姬化龙就在外面闯荡,打工、开服装店,干过不少营生。看到村里大多数村民靠种大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姬化龙动心了:做生意收入不稳定,还不如踏踏实实种大棚。2014年开始,他从1个大棚增加到3个,每年稳定收入15万元以上。

温家沟村发展大棚产业有10多年历史。该村通过“三变”改革,把零散的土地全部整合起来,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大棚产业,先后建起标准化大棚782座770亩,成为宝塔区棚栽产业第一村。

“把土地集中起来建大棚最大限度发挥了土地效益,每亩收入由原来的1500元增长到现在的5万元。”温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郭永兵说,“三变”改革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提高了群众收入,还聚集了村里的人气,100多名外出村民返乡创业。

2017年以来,我省以“三变”改革为抓手,不断盘活农村机动地、闲置地、未利用地、撂荒地等土地资源;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等,持续改良土壤,推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各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广大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乡村美景如诗如画,农民钱袋越来越鼓。陕西,浓墨重彩绘就小康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