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群众之难 扶脱贫之志

“帮我20岁的儿子解决了‘黑户’难题,又帮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去年又申请救助资金帮我儿子治病,多亏这几年帮扶干部的大力帮助,现在儿子也可以外出务工。”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村子在路面拓宽时9根电线杆横在路中间,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多亏帮扶干部及时联系电力部门把横在路中间的电线杆移走啦。”

“中蜂养殖基地头一年就实现了收益,当年产蜂蜜900余斤,获利2万多元,就为贫困户每户分红500元。”

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耿西村经济发展乏力,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自2017年5月底,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接手该村帮扶工作以来,立足贫困村实际,围绕脱贫退出指标,为帮助贫困群众早日摆脱贫困,用真心动真情,开展精准帮扶精准退出。近三年时间,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364人中,现已有114户341人成功脱贫,西安市应急管理局为该村群众摆脱贫困、奔向幸福生活注入了“强心针”。

扶贫必先扶志

开办讲堂 组织参观

自帮扶以来,面对着积贫积弱的工作现实,西安市应急管理局首先将扶贫与扶志结合起来,局党组确定“二帮一”和每周四“固定扶贫日”制度。对此,驻耿西村工作队队长苏高升与队员逐户走访宣讲脱贫政策,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正确看待贫困原因,通过政策教育引导帮扶对象树立脱贫的自信心和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

“我们不仅举办了多期以爱国主义和扶志相结合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还邀请贫困老人参观农业示范园、美丽乡村示范点,就是要鼓励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摒弃‘等靠要’思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主动学技术、找门路,亲自摘掉贫困的帽子。”苏高升说。

村里的周长合夫妇体弱多病,全家的收入来源仅靠儿子外出打零工和养的几只山羊,有时连给羊搬饲料都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帮助周长合尽快脱贫,自帮扶工作开始以来,该局帮扶干部汤润华帮助他们申请购买了一辆农用机动三轮车,鼓励他扩大饲养山羊的规模。看到丈夫有了干劲,周长合的妻子也不甘落后,提出到附近的旅游景点开个小吃店。在过去这个想法很难实现,现在有了机动三轮车,周长合就可以拉着家当到景点开张营业了,周长合夫妇小吃店的生意红火起来,全家人都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如今通过不断激发贫困户的内在脱贫动力,振奋脱贫攻坚精神,耿西村贫困村民已经发生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驻村工作队做到了扶贫更扶志。

增基础强筋骨

修建管道 安装路灯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耿西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致力耿西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夏天周末去耿西村避暑纳凉人数较多,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侵占土地并严重污染周边河流,当时垃圾清运成了耿西村面临的大难题。为此,驻村工作队专程前往周至县卫生部门协调垃圾车清运车1辆,车运大型垃圾箱12个,为每家每户配备了垃圾桶,村里的垃圾处理得到有效解决。

在得知该村两个村民小组水管老化、破损严重,村民饮水已受到严重影响时。驻村工作队又及时联系当地水务部门对饮水管网进行改造,重新铺设了1500米的饮水管道。如今,村民的正常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基本都能满足组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

“2017年夏天,村干部给我打电话说出交通事故了。”指着被移走的电线杆残留的痕迹苏高升说,“建设美丽乡村时,村里的路面进行了加宽,当时进村的道路在拓宽后就有9根电线杆就树立在马路正中间。当时村里想移走,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村民及游客的安全出行受到极大威胁,我们驻村工作队就想办法联系、协调周至县电力局及国家电网西安分公司,将原本树立在路中的9根电线杆顺利移除,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村委委员刘财富说:“2018以来,村里新修灌溉U型渠5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改造提升村部,学校、公厕两个,新建街道挡土墙1700米,利用项目资金装饰装修了党员之家、道德讲堂和完善党建办公设施,新建农村卫生厕所130户,根治脏、乱、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春节过后,我们已经联系好西安市高新区社会管理局再为该村安装50盏路灯,安装完后村里的亮化工程已基本到位。”驻村第一书记宋勇说道。

产业帮扶见成效

企业捐赠 养殖中锋

众所周知,产业帮扶对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至关重要。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按照“八个一批”帮扶政策和“一户一法”原则,认真落实周至县为每户贫困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支助的扶贫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逐一入户与贫困户对接,商量帮扶项目。为在册贫困户办理养蜂、养猪、种植猕猴桃等产业,确保贫困户有中长期产业有收益。

对此,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黄会强表示:“在扶贫工作中要变‘输血’为‘造血’,就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找准用好贫困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形成扶贫、减贫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让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门路’。”

为帮助贫困户解决长期增收难题,该局向全市企业发出《爱心捐赠倡议书》,动员社会“爱心企业”以实际行动帮助贫困村走出困境、摆脱贫穷。先后组织50多家企业走进贫困村,开展“爱心企业情系耿峪扶贫捐赠”活动,获得捐款76万元。

2018年初,驻村工作队详细考察市场,了解到秦岭北麓适合中蜂养殖,向县扶贫部门咨询政策,利用爱心企业捐款中的21万建成了中蜂养殖基地。

“我们建的中锋殖基地第一年就实现了收益,2019年的春节前我们21户贫困户每户分得500元。”看到初见成效的苏高升深感自豪地说到。

精准帮扶显真情

修缮房屋 大病救助

“无房难以立家”,房屋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了解到耿西村还有部分贫困户还居住在破旧的土坯房内时,西安市应急管理局及时筹措资金,积极为贫困户家庭修缮房屋、新建厨房,让他们有了温暖舒适“安乐窝”。

走进贫困户冯永明的新建房屋,苏高升告诉记者:“冯永明家庭十分特殊,由于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冯永明多年来无法为儿子冯宝良上户口,导致22岁冯宝良外出务工严重受限。”

2017年,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该情况后,积极协调九峰镇派出所完善相关资料,为冯宝良办理了户口,使他成功走出大山踏上了勤劳致富路。

可是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019年5月,在外打工的冯宝良身体不适入院治疗,经检查确诊患上肺结核、肾结核伴随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得知住院和后续治疗还需要数万元费,这笔费用对他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得知消息后,苏高升和联户干部第一时间赶往医院了解情况。苏高升说:“对这样的一个家庭来说,一次拿出8万元的治疗费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人命关天,他还是这个家庭的希望。”就在苏高升正在犯难的时候,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大病救助周转金,就立即与九峰镇政府、周至县医保局沟通联系,为冯宝良申请了5万元大病救助周转金。

苏高升说:“现在经过后续治疗,冯宝良现已康复出院,外出务工啦。但为确保其后续治疗,还得用药巩固治疗,我们驻村工作队还协调九峰镇镇民政所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金,为他的后期治疗提供保证。”

“感谢你们,十分感谢,有了你们我们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当冯永明接过苏高升送来的1000元临时救助金后喜极而泣。

“贫困群众的急事、难事,就是驻村干部的职责所系。”苏高升说,驻村工作队就是要用实际行动诠释这句话的真谛,做贫困户的坚强后盾,鼓励他们在脱贫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