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头,21支参赛队伍整齐列阵。随着裁判员一声令下,螺旋桨骤然嗡鸣,无人机腾空而起。飞手紧盯操控屏,指尖在摇杆上快速微调,场边观摩的队员屏息凝神,时而因精准操作爆发掌声,时而为突发“险情”发出惊呼……
科技赋能救援 21支救援队同场竞技
这场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主办、灞桥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无人机救援技能比武活动,于5月20日在灞桥区举行。西安市21支应急救援队伍同场竞技,比赛分为早上预赛和下午决赛两个阶段,项目紧扣小型无人机操控基本技能和救援常用场景,设置了侦察监测、空中投掷、救生圈定点投放、目标定位和区域测评等5个科目。
侦察监测科目模拟灾后复杂环境,考核无人机快速勘测、信息回传及灾情评估能力;空中投掷科目检验物资精准投送技术,要求操作手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目标区域100米高空抛投和30米低空抛投;最紧张的是救生圈定点投放,考验飞手心理素质,针对水域救援场景,比拼定点抛投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目标定位科目利用红外热成像等技术锁定被困人员,考验夜间及复杂地形作业水平;区域测评环节综合评估队伍战术配合、装备操作熟练度及应急响应速度。
经过激烈角逐,未央区蓝天应急救援队、西安莲湖特战救援队、西安诺亚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分获团体总分前三名。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训练和实战积累。
“00后”飞手曾用无人机为灭火抢出黄金时间
西安莲湖特战救援队队员王诚在赛后表示:“这次比武不仅提升了我们的无人机操控技能,更强化了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但救援工作不同于比赛——我们追求的不是名次,而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用最高效的方式完成救援任务。”
“科技助力救援,无人机在救灾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来自西安诺亚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的“00后”飞手赵航说,他从2018年起接触无人机,已多次参与应急救援行动。在今年的一次森林火险救援中,他作为飞手随应急救援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通过无人机高空侦察,他快速锁定火源位置,并将精准坐标和山火范围等关键数据传回指挥部,为灭火调度提供了精准决策依据,大幅提升了救援效率,为控制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比武旨在通过实战化竞技,检验无人机在应急救援场景中的应用能力,锻造一支“空地协同、精准高效”的现代化应急救援队伍。
陕西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周应社表示,近期全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同时我省已进入汛期,久旱急转雨涝风险不可预测。各级部门必须居安思危,通过实战演练、技能比武等方式锤炼队伍,提升综合救援能力,做到从容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灾害事故。他强调,要善于总结提炼,以技能比武活动为契机,强化复盘总结、弥补短板,确保组织一次活动提高一次效果。要做好热备应急,立足下一阶段“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现实要求,随时做好应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准备,积极开展汛期防护、预警响应、技能训练、实战演练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